Lilypie Kids Birthday tickers

2008-05-28

施打巴斯德五合一疫苗(第一劑)

早在前兩天我們就一直跟Elaine寶貝說要打預防針,
它會痛痛,就像上次打針時候的感覺,
可以回想一下那時候的情況,
我在跟她說時:她就像是再經歷一樣,用粉可憐的表情看著我。
但是我又跟她說明原因,為什麼要打這個針...等等的。

在今天(5/24)施打時,我們當然也是一直跟她說:我們要打針囉~
她的表情已經是很鎮定知道要打啦~
醫院的護士阿姨那一針下去後,
當然她哭了,告訴我們:她很痛。
但哭不到半分鐘,她緩和下來了。
之後,我們跟她說:我們知道她的痛,她很勇敢。
我們又問她一些問題,讓她回想一下,剛剛發生什麼事。
知道原因就不再那麼不舒服了。
不過,
今天打完疫苗後,
躁動不安的狀況出現在下午。
在和病毒對抗,就哭哭哭。
爸比還說哭到六親不認,真得哭得慘。
穿越它很重要,也很辛苦,
但是Elaine寶貝做到了,而且很快,
我都覺得她是一個很棒的個體。
Elaine 妳真棒~
當然去醫院就有做一些健康檢查,
[Elaine的健康檢查記錄]
檢查日期:2008-05-24
年齡:1m29d(1個月又29天)
身高:61.3公分(97%)
體重:6.8公斤(97%)
頭圍:39.7公分(90%)

Elaine滿月 (1m7d)

這天早上在玩的時候, 爸比要我秀給大家看看, 我能不能抬頭囉! 看~我能的。
[我的健康檢查記錄]
Elaine 女
檢查日期:2008-05-01
年齡:1月又7天
身高:58公分(90-97%)
體重:5.6公斤(90-97%)
頭圍:39公分(97%)
醫生叔叔說我超標準滴...^^

儘早餵食寶寶母乳,捍衛寶寶健康![轉貼]

成功哺餵母乳守則

看門診時,常見父母親焦急的詢問「醫生,我的小孩常常拉肚子,有什麼辦法可以提昇他的免疫力?」「醫生,我的小孩抵抗力很差,每次一感冒就併發中耳炎。

不知市面上添加免疫球蛋白的奶粉是否有助於抵抗力的提升?」 事實上「哺餵母乳」就是這些問題的答案。

有人將母奶比喻為「白色的血液」,主要就是因為母乳的成分如同血液一般含有人體需求的適切而完整的營養素、對抗外來細菌病毒的活細胞、抗體及諸多的生物活性因子。

而這些配方奶所無法複製活細胞、抗體等正是母親送給寶寶最寶貴的禮物,他們可調節寶寶免疫系統的功能並促進寶寶免疫系統的成熟。

因此哺餵母乳的優點不只餵哺當時的經濟、方便、衛生及易於消化,即使停餵母乳了,母乳對寶寶免疫系統的影響仍存在,它可減少家中寶貝日後呼吸道、腸胃道的感染,降低中耳炎、肺炎的併發症,減少泌尿道的感染。

另外、兒童期糖尿病、癌症及過敏性疾病都有可能減少,因此哺餵母乳的優點如同美酒一般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二○○二年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籲所有健康相關部門保護、鼓勵及支持純母乳哺育六個月,並持續哺乳至二歲或二歲以上。

大部分的母親了解了母乳的優點後、都很願意選擇母乳作為寶寶的食物。

但是新手媽媽在哺餵母乳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疑問與挫折使得母乳哺育中斷,下面提供一些成功哺餵母乳的守則:

一、家人的支持:
產前和先生及家人溝通好,使大家了解母乳對嬰兒及母親有不可替代的好處,如此母親才能有一個適當而沒有壓力的哺乳環境。在心情愉悅且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泌乳反射才能帶來充足的乳汁。而家人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爸爸了,如果有旁人不停擔心「寶寶一直哭耶、你的奶水一定不夠!」「你的奶水稀稀的,看起來沒營養!」「孩子便便水水的、一天六、七次,肯定是母乳不合!」,此時、爸爸一定要有信心的表示母奶的特性,請大家放心。如此、可減輕餵食母乳者不少的壓力。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持續哺乳至一歲以上的媽媽與小孩身上。有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小孩至門診打一歲半的五合一疫苗,在我們讚揚她仍持續哺乳時,她語帶不平的表示「我和寶寶竟然被嘲笑!」。有的母親無奈的表示在家中及社區中所受到的壓力及挫折感:「我的家人說母乳於六個月後就沒營養了!」「貝比只是把它當作真皮奶嘴」。在我們的社會還無法普遍瞭解母乳的好處及落實持續哺育母乳至自動離乳時,能使我們成功的堅持給寶寶最好、最安全的食物便是取得家人的支持。

二、儘早餵食:
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儘早開始餵食母奶可以減少漲奶的不舒服、讓寶寶習慣吸允母親的乳房、使奶水更早充足及減少黃疸的機會。

三、嘗試發奶食物:
如果妳的寶寶的確有體重增加遲緩及尿量減少的情形,除了營養均衡、增加餵奶次數及保持自信、心情愉快外,也可以試試發奶食物:如豬腳燉花生、魚湯、雞湯等。另外、像是韭菜、中藥的麥芽及人參,可能使奶量減少,最好盡量避免食用。

母乳哺育是嬰兒的權利,父母親正是這個權力的捍衛者。我們希望所有的寶寶都可以喝到這個最安全、最好的ㄋㄟ ㄋㄟ!

新聞資料來源:振興復健醫學中心
本文作者【振興復健醫學中心 羅玉芳醫師】

[轉貼於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15607&category=護理照護&type=]

給餵母乳的媽媽加油~~~堅持下去,相信妳自己的決定,它是可以做到的。對自己放進品格,例如:吃足夠的食物,增加奶水和營養;多喝湯湯水水;若是哺餵有問題,可以詢問有經驗的媽咪或是母乳協會,相信很多媽咪會幫助妳的。
Bonnie媽咪 ^^

2008-05-26

母奶媽媽要注意-母乳的儲存及回溫資訊

Elaine寶貝已經2M+1D,當然冷凍庫也收藏一些"枝仔冰",今天上網找一下關於回溫保存的資訊:

母奶媽媽要注意-母乳的儲存及回溫資訊

台灣母乳協會
小春, ewawat, anne, gloria 整理 ,reviewed by 台灣母乳協會教育訓練組以及顧問李嘉文(營養師、劍橋大學)

1. 母乳儲存注意事項:
(以下之母乳儲存資訊,僅適用於健康足月的寶寶。早產兒及病嬰通常有更嚴格的集奶方式跟儲存期限。)

集奶前先洗手,使用經過熱水消毒及乾燥過的儲奶容器。集乳時,不碰容器內側。設計用來餵奶後即可丟棄的袋子;因為會透氣,較不適合儲存。若用來存放母乳,最好包裹2層外袋,且儲放時先將空氣擠出,再直立放入。

對寶寶來說,新鮮的冷藏母奶比冷凍母奶好。如果是準備寶寶2天內的存糧,冷藏即可。

冷凍時,宜選用消毒過可重複使用的玻離或塑膠瓶,如果不確定寶寶大致的食量,可以在每個容器儲存約60-120CC的母乳,之後,視寶寶需要而調整,小容量解凍容易也不會因為吃不完而浪費。

在明顯的地方標上擠奶的年份、日期、時間。如果托兒場所也有其他的母奶寶寶時:記得把寶寶的名字也寫在標籤上。如果有服藥或吃特殊的食物也一併註記。

擠出之奶水,若一小時內不食用,隨之冰存。若48小時內不食用,則應冷凍處理。

已解凍又餵食後剩餘的母乳,不可再次冷藏、解凍,應當餐吃完。

同一天擠出的冷藏母奶,可以放在同一個瓶子儲存。

可以在已經冷凍的母奶上加新的奶水,但要先把新的奶水在冰箱冷藏放涼。同時冷凍母乳須多於新的母乳。

你的庫存母奶,已先進的先出為原則(舊的先用)。

儲放冰箱時,應儲存在冰箱深部,避免儲存在靠外面的冰箱門上,以維持溫度的穩定。

擠出的母乳會出現脂肪分離,看起來分成兩層,上層比較黃,下層比較清,這是正常現象。使用前輕微的搖晃,使脂肪混合均勻。

當你儲奶給住院中的寶寶時,優先選用消毒過且可密閉的硬容器,勿使用母乳袋,以減低奶水受感染的機率。

● 母乳的安全儲存時間:
以上的時間資料,如果覺得不容易記住,目前母嬰親善醫院的衛教方式是指導新手媽媽記住:「三、三、三原則」,就是在室溫可放置三小時、冷藏室可放三天、獨立之冷凍室可放三個月。這是絕對安全的時間,媽媽們可以以此為儲存標準。

2. 母乳的加溫方法

冷藏的奶水可以直接置於室溫下,回溫,輕搖後使脂肪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或置於放有溫水的容器中回溫(水溫低於60度),搖勻,水位不要超過奶瓶蓋或母奶袋封口,以避免污染奶水。

有些媽媽使用溫奶器溫奶,將溫度定在最低溫即可。

冷凍的奶水可於前一夜先將奶水由冷凍庫移至冷藏庫,解凍後,再隔水溫熱給寶寶吃。

不論冷藏或冷凍奶水均不能使用微波爐加熱,除了熱點不均勻的問題外,微波加熱也破壞了母奶內的活細胞和抗體,請避免使用。

轉貼網址於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art_list.php?art_sno=76

2008-05-23

6個月以下嬰兒 水別喝太多

今天和豆豆媽媽在MSN上討論關於照顧嬰兒的一些事,
她今天看到這則新聞就傳給我看囉!
很感謝豆豆媽媽細心提供...^^

更新日期:2008/05/23 07:30 本報國際中心、記者詹建富綜合報導
美國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兒童醫院的醫師提醒家長,6個月大以下的嬰兒,只要喝奶量足夠,不必額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水中毒,危害生命。
約翰霍普金斯兒童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安德斯指出,新生兒的腎臟發育尚未成熟,一旦喝太多水會造成鈉離子流失,進而影響腦部活動。早期水中毒的症狀包括痙攣、易怒、嗜睡、體溫過低、臉部浮腫等。當嬰兒出現水中毒現象或痙攣時,應立即就醫
安德斯強調,這些變化都很細微,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痙攣可能是最早引起父母注意的徵兆。但如果及時送醫治療,通常不會有後遺症。
安德斯表示:「雖然嬰兒也會有口渴的反應或想喝水的驅力。但讓他們多喝點母乳或配方奶粉即可。」她建議,不到六個月大的嬰兒應禁止喝水,父母也應避免讓嬰兒喝過度稀釋的配方奶或是含有電解質的兒童飲料。
台大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弘傑表示,從外電的報導來看,不到6個月大的嬰兒並非都要禁止喝水,補充少量水是可以被允許的,也不會造成水中毒,但站在醫學的觀點,「新生兒只要有喝奶水,補充其他的水根本是多餘的,何況還會增加嗆到的風險」。
周弘傑表示,一般的配方奶粉都會標示,沖泡奶粉時一匙奶粉需加多少水,一般的比率是水占87%,奶粉13%,可見新生兒所喝的配方奶就已喝下許多水分,而母乳中的水分比率還比87%更高,因此只要按時給予餵奶,就不至於有欠缺水分之虞。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家長以本身口渴而猛幫孩子灌水,周弘傑就曾碰到有的小孩攝取水分過多而引起肺水腫,也有外勞因為看不懂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示,沖泡的奶量因過度稀釋,引起鈉離子過低而抽筋住院醫療的案例。
他認為,即使是坊間流傳的去胎毒水、葡萄糖水,也沒有必要。
安德斯認為,較大嬰兒如果有便祕現象或是碰到天氣非常熱時,父母可以餵他們喝少量的水,但一次的分量最好不要超過30到60西西。

【2008-05-23/聯合報/E2版/健康】
轉貼於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523/2/zsni.html

2008-05-18

2008-3-25 林家小寶貝誕生囉~~~



大家好!

我的中文名字叫季萱,

英文名字叫Elaine,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 ^^



這張照片是,

剛吃到媽咪的ㄋㄟ‧ㄋㄟ後,

爸比請護士阿姨幫忙抱著,

又剛好打個哈欠被拍到的。

*>.<* (好可愛)

我是女孩

出生日期:2008-3-25

出生體重:3845公克

身高:53公分

胸圍:34公分

寶寶溢奶、吐奶的處理法

 Elaine是我們家第一個寶貝,再6天就是她滿兩個月的日子(出生日:2008/3/25)。當媽媽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當然在照顧她的過程中,也觀察和學習到不少知識。我們將在部落格中收藏一些文章,記錄我們的學習過程...^^

 昨天寶寶第四次吐奶,今天再來上網找一下資料,如下文章寫的很實用:

才喝完奶寶寶就吐得地上都是;有時還呈噴射狀,甚至有一次還從鼻子和嘴巴流出來,著實嚇了Mary一大跳!怎麼會這樣呢?本文從認知篇、觀察篇、判別篇、疾病篇和照護篇詳細介紹,讓寶寶喝奶順暢不煩惱。
文/蘇祈維 採訪諮詢/屏東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高迪偉 執行/蘇麗華
寶寶一吃完奶後,常常會出現嘴角有些許奶水流出,或是嘔吐量更多一點的情形,對於很多新手的爸爸媽媽們,一時間會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現在就跟著醫師的解說,一起了解溢奶、吐奶的原因與應對之道。

認知篇

溢奶、吐奶的區分
【溢奶】
定義:通常幼兒喝的奶水從嘴角溢出來,稱之為溢奶。
原因:出生不久的正常嬰兒都會有這樣輕微的現象,會造成這類的情形,是由於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約肌閉鎖不全。人類的食道與胃之間有個括約肌,寶寶的括約肌因其力道不夠,才會使得食物容易從胃逆流而上。

【吐奶】
定義:如果是從嘴巴以噴射式的動作噴出,就稱為吐奶。 兩者的差別只是在於方式以及動作上的不同而已,都是一般常見的現象,根據有些醫學報告指出雖然有這樣的情形,但是由於一些媽媽們不覺得有太大的問題,因此而沒有太多的配合數據,所以在吐的奶量上應該是多少的比例,就沒有臨床上更正確的統計了。

觀察篇
留意吐奶方式 而非吐的量
一般來說,對於尋求新生兒門診,有六到七成以上的父母有溢、吐奶的問題,其實差別只是在於輕重不同而已。通常寶寶在出生的第一天,當進食第一餐或第二餐的時候,幾乎就有八成的幼兒會有這樣現象發生,不過多吃幾餐後,症狀就會開始趨於和緩。
【醫師怎麼說~】
「寶寶在每次吃奶後,有時只是嘴角溢出一些奶水,父母勿需太過擔心,因此,該症狀需注意的重點不是吐的量多寡,而是注意是否每次都是噴射狀,或是量大從鼻孔中冒出來的吐奶。」屏東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醫師高迪偉如是說。

判別篇
年紀愈大症狀趨緩和消失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在4~6個月大期間,寶寶溢奶、吐奶現象就會減緩,尤其在6個月大過後,父母會開始添加副食品,例如米糊、其他配方奶等,這些食物能增加奶水濃度,變得黏稠後,溢吐現象自然就會減少。
【父母這時可放心~】
溢奶、吐奶單純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症狀,身體狀況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自然緩解。 *如果寶寶體重增加良好 *沒有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 *不會每次噴射狀到肺炎的或是愈噴愈厲害的以上情形,大都可以放心。
【寶寶這時要就醫~】
反之,如果父母在寶寶4~6個月大的觀察期間,發現異狀就要急時處理。 *寶寶每餐都會吐 *甚至在初期一個月有時溢有時吐,看似表面正常的現象,卻在這期間過後頻繁吐出,就要盡速就醫了。因為,孩子可能是因為先有了先天性障礙,才會導致有這方面的現象產生,這種要靠超音波去排除,也要同步去做治療。

疾病篇
寶寶溢、吐奶嚴重時,高迪偉醫師表示,就要懷疑寶寶是否有以下情形:

【肥厚性幽門狹窄】
新生兒在1個月大時,如果溢、吐奶呈現噴射狀且愈來愈嚴重,醫生這時會懷疑是否是因為幽門狹窄,也就是胃部幽門肥厚和收縮異常。
寶寶喝奶狀況:喝得慢或是喝不下。
原因:這些寶寶在喝奶時,不但喝得慢或是喝不下,是因為奶水在通過食道時,就卡在胃部幽門下不去,最後奶水竟然連著胃酸全吐了出來,其症狀是因胃幽門的環狀肌肉變得肥厚(胃接十二指腸的區域)造成胃出口阻塞。
治療:目前雖然造成此肌肉異常肥大的原因仍然不太了解,但是大部分做手術只要把幽門肥厚肌肉垂直切開,使其變鬆,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照護:由於是簡單的小手術,傷口很小,爸爸媽媽不用太過擔心,通常只需做一次手術,很少會再復發,並且也恢復得很快,嘔吐現象幾乎可以完全治癒,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請醫師做個腹部超音波確認診斷。

【胃食道逆流】
寶寶喝奶狀況:會有溢、吐奶的現象。
原因:一般是為生理性結構的問題,人類的食道和胃有個地方叫做賁門,通常從食道到胃本就要避免食物迴流,但是由於賁門不像幽門有厚的肌肉當關防,其肌肉壓力本來就比較低,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還是很容易逆流回去。
判斷:
*要確定是否有此症狀,可用24小時的酸鹼值監視器診斷測試,其方式是將監控器放到食道中,觀察其酸鹼值。
*基本上食道是鹼性的,一當胃食道逆流時,胃酸會使得食道的酸鹼值小於4,即認為胃裡的東西已經跑到食道中。
*一般說來,會有5%~10%嬰兒的營養會迴流上去,所以是正常現象,年紀愈大愈會漸趨好轉,2歲以後會完全好。
*若監測器一整天測出超過10%以上,就是比較嚴重的胃食道逆流了。
預防:
*胃食道逆流是生理結構的關係,無法不逆流,所以,沒有預防方法。
*不會遺傳,它是一種生理現象,非疾病病理性。
*會隨著時間成長而漸漸消失。
*若是嚴重到需要治療者,大多出現在一些腦性、麻痺肌肉問題、結構問題、神經問題、先天性心臟病、腸道畸形的幼兒。
*特別是發生在腦性麻痺,會比較容易有溢吐,例如:腦傷造成的問題或長期臥床的寶寶,其本身在腦部受傷之後產生麻痺,更容易發生吐奶。 *出生過程受傷、缺氧等問題也會產生。

照護篇
【餵奶後的處理法】
*高迪偉醫師表示,平時只要在餵奶後不要讓嬰兒太快躺下,先維持直立。
*或將寶寶呈半直立的姿勢,讓地心引力將奶水移至胃中。
*可將寶寶頭部抬高約30度,就可以改善狀況。
*但是不建議趴睡或右側躺,因為趴睡容易有「嬰兒猝死症」的問題,而右側躺也要當心變成趴睡。

【外出時的處理法】
*平時出門時,要預防寶寶溢奶、吐奶,高迪偉醫師表示,父母可以準備簡單的圍兜、紙巾以備不時之需。
*讓孩子平時少量多餐也是可以的。
*不要強迫寶寶喝奶,否則容易造成溢吐。
*在餵食的過程中,嬰兒喝到一半發生了吐奶,可先安撫一下,並試探幼兒是否有吸吮動作,若是,就可以讓孩子繼續喝奶。若沒有先安撫,寶寶也可能因為生氣、躁動,增加腹壓而導致吐的現象。

多方面吸取相關資訊更安心
總而言之,溢奶、吐奶不會有太多的問題,除非是先天性疾病的嬰兒,才會導致嚴重性的嘔吐奶水,對於此類的觀念,高迪偉醫師建議父母親們,除了平時可以多去參加各地的媽媽教室外,多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也是很好的方式,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在美國當地,也常提供類似的服務,讓準爸媽們更加安心。

打嗝有幫助嗎?
許多新生兒的父母通常都不清楚溢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自然對於寶寶吃完奶後,是否要繼續拍打至打嗝,就容易有誤解的觀念,高迪偉醫師建議爸媽們,打嗝對於溢奶、吐奶是沒有太大的幫助的。 這個現象跟成人打嗝的狀況其實是一樣的,尤其吃母奶的幼兒,因為含的緊密,吸入空氣不似吃奶瓶的多,不見得都會有此現象,若拍打超過15分鐘,仍舊沒有反應,這樣的動作是更加無義的。 一般說來打嗝只能讓孩子舒服一點,對於溢奶、吐奶沒有助益,從前的媽媽們,對於打嗝也不太認同,認為拍打動作也只是想讓奶水更快進入肚中而已。

此文章轉於媽媽寶寶網頁
http://www.gamebase.com.tw/wekey/wiki_mombaby/newgame.php?gno=s783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