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pie Kids Birthday tickers

2010-09-01

【轉貼】讓孩子獨立思考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
文章有點長,
但是一定要看完唷!
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題目頗大,許多家長感覺無從著手。其實,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 美國人就特別推崇孩子的獨立思考。
在美國,我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爾•考斯彼( 天才老爹)主持的《孩子說的出人意料的東西》。 這個節目在讓你捧腹的同時,也讓你深思。
有一次,比爾問一個七、八歲的女孩:「你長大以後想當什麼?」
女孩很自信地答道:「總統!」
全場觀眾譁然。
比爾做了一個滑稽的吃驚狀,然後問:「那你說說看, 為什麼美國至今沒有女總統?」
女孩想都不用想就回答:「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
全場一片笑聲。
比爾:「你肯定是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嗎?」
女孩不屑地:「當然肯定!」
比爾意味深長地笑笑,對全場觀眾說:「請投她票的男人舉手!」
伴隨著笑聲,有不少男人舉手。
比爾得意地說:「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
女孩不為所動,淡淡地說:「還不到三分之一!」
比爾做出不相信又不高興的樣子,對觀眾說道:「 請在場的所有男人把手舉起來!」
言下之意,不舉手的就不是男人,哪個男人「敢」不舉手。 在哄堂大笑中,男人們的手一片林立。
比爾故作嚴肅地說:「請投她的票的男人仍然舉手,不投的放下手。 」
比爾這一招厲害:在眾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們把已經舉起的手, 再放下來,確實不太容易。這樣一來,雖然仍有人放手下來,但「 投」她的票的男人多了許多。
比爾得意洋洋地說道:「怎麼樣?『總統女士』, 這回可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啦。」
沸騰的場面突然靜了下來,人們要看這個女孩還能說什麼?
女孩露出了一絲與童稚不太相稱的輕蔑的笑意:「他們不誠實, 他們心裏並不願投我的票!」
許多人目瞪口呆。然後是一片掌聲,一片驚嘆…… 這是典型的美式獨立思考。
沒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就沒有獨立性。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 就要提供一些機會給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覺:什麼對,什麼錯, 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有一年,朋友古瑞克的兩個孩子和我們一家去了一趟中國。 那天一大早, 古瑞克開著一輛小麵包車把我們送去辛辛那提國際機場。
妻子一看到這兩兄妹都穿著短袖和短褲,就大呼小叫起來:「 我們乘坐的飛機要跨越太平洋,要在高空飛行至少13個小時。 飛機上很冷,穿短袖和短褲怎麼行?」
古瑞克聳聳肩,說是他們母親已經說過了,但他們沒有聽勸告……。
在候機廳裏,妻子叫這兩個小傢夥準備好飛機上穿的長衣長褲, 他們沒有「反抗」,只說長褲在箱子底,拿不出來。
飛機升到高空以後,妻子問他倆冷不冷,一個點點頭,一個沒吭聲。 妻子請空姐給他們每人多加了一條毯子。
後來回美國的時候,在去飛機場前, 我發現兄妹倆都穿上了長衣長褲。
我說:「怎麼樣,這回不穿短衣短褲啦?」
傑西卡眨眨那雙美麗的藍眼睛,不好意思地笑笑。
澤克狡黠地笑笑:「蓋兩條毯子,還不如穿條褲子。」
說起來也很簡單:一個人的冷暖,必須由自己去「感覺」, 如果一個人的冷暖涼熱都要父母來「決定」, 這個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
這也令人想起狐狸媽媽的生存教育。一部日本電影紀錄片, 講的是野生狐狸的生活。其中有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一群小狐狸長大後,狐狸媽媽開始「逼」他們離開家。 曾經很護子的狐狸媽媽忽然像發了瘋似的,就是不讓小狐狸們進家, 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們一個個都從家裏趕走。 看著小狐狸們夾著尾巴落荒而逃,我被深深地刺痛了。 多麼殘酷的生存競爭,多麼冷酷的心理斷奶!但是, 這又是多麼理智的生存教育啊!
我也當過一回「狐狸媽媽」--第一次「陪」 著兒子開車上辛辛那提環城高速公路繞圈,正好碰上狂風暴雨, 雷鳴電閃,那可是每一秒鐘都處在危險之中, 但我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必須如此一秒一秒地積累…… 等到終於下了高速公路,我讓兒子把車停到一個加油站, 父子倆癱在車上好一會兒。但我想,這還是值得的。 父母的庇護越多,孩子的獨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越弱。 狐狸媽媽早就想通了這一層。人類的理智有時尚不及狐狸。
有關「錢」的教育
與孩子得高分,父母發獎金的做法不同,美國的家庭是孩子做家務, 父母付報酬。他們從小就把一些家務分給孩子, 並與孩子一起討價還價,定好價錢,給多少錢幹多少活。當然, 家務幹不好,也要扣錢。
比如,阿萊西 歐 博士的小兒子科迪,前年元月剛滿六歲, 他承擔了把家裏的垃圾收集後放到垃圾桶的工作。每周的「工錢」 是一美元。他家大大小小十幾個房間,十幾個廢紙簍, 要一個一個地清理一遍,工作量不小,這一美元也賺得不容易。
有一次,我故意神秘兮兮地問他:「你一共有多少錢?」
他很自豪又神秘地悄聲告訴我:「43美元!」 連藏哪兒也告訴了我。
我問阿萊西 歐 博士:「為什麼不讓他存到銀行裏?」
她說:「我們也為科迪開了戶頭,主要是一些大錢, 為他將來讀書儲備的。這些小錢就由他收藏,如存到銀行裏, 孩子沒有數位概念,不知怎麼回事。自己拿著,一元一元地往上加, 看得見,摸得著,時不時摸出來數一數,幹起活來幹勁大……」。
阿萊西 歐 博士有四個孩子,每個孩子出生時,她都拿出1,000元, 為他們分別立了戶頭,然後,在孩子還不懂事時, 幫著他們保管各種各樣「屬於他們自己」的錢, 即孩子從親戚朋友處所得的禮金、孩子的工作所得、獎勵所得、 以及每月父母給孩子的固定投資,等等。
當錢存到夠買一股或兩股股票時,他們就為孩子購買股票。 他們的四個孩子從剛出生的那天起, 就在證券股票公司擁有了一個自己獨立的戶頭, 為自己購買教育基金股票,這類股票享有免稅優惠。日積月累, 當孩子年滿18歲時,就可支付昂貴的學費。
如今,阿萊西 歐 博士的兩個大孩子,一個13歲,一個11歲。 他們對自己的銀行戶頭、證券戶頭都了解得很清楚。有興趣時, 會對證券公司每月寄來的股票報告從頭到尾研究一遍。當然, 說起股票的漲落也很有興趣。
阿萊西 歐 博士的大兒子暑假當足球裁判,賺了「一大筆」錢。一半被父母「 強迫」存到銀行,其餘由他自己全權處理。
第一次當上了「小財主」,他得意忘形,胡亂買了不少東西。後來, 他帶自己的朋友來玩時,不小心損壞了家裏的沙發, 這必須用自己的錢修復。在付出了一大筆修理費後, 他開始懂得應該多存點錢,錢要用在「刀口」上-- 如果今後又犯了什麼事,沒有經濟支持怎麼過關?
理財教育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美國學校也重視「錢」的教育, 認為這是把孩子從「象牙塔」上「請」回到社會現實中來。 我兒子的學校裏還舉辦過幾次相關的模擬社會活動。
一次是同學們自由組合各種各樣的公司,在同學、老師間做生意, 看誰能賺更多的錢。這個活動前後搞了一個月,孩子們的「公司」 或是白手起家,或是自籌資金。有些五花八門的公司, 根本無法在社會上找到原型。比如,有個公司的產品是用糖果餅乾「 組裝」成一棵「小樹」,每棵叫價五美元。這個公司靠「生產」 社會上沒有的、新奇的「產品」來取勝。
我兒子成立的是一家賣中國字畫的公司;有個印度小孩的公司想做「 跳蛇舞」的生意,但由於沒有真蛇可「舞」,只能自己傻跳「 人蛇舞」,「看熱鬧」的倒是有,付款的卻沒有, 所以沒幾天就倒閉了。
另一次活動是學校讓幾個班的孩子組成一個「工貿」性質的公司。 孩子們各有自己的角色,有當工人的,有當設計人員的, 有當管理人員的。公司內部用假錢流通, 把個人的工作角色同報酬聯繫起來。
兒子是個設計師,屬於動腦一族,才幹了沒幾天,他就發現公司「 分配不均」、「貧富懸殊」:動手的,不如動腦的;動腦的, 不如動嘴的(領導)。
還有一次,是舉辦真正的「拍賣會」, 學生以自己的成績換算成拍賣的資金, 拍賣物都是孩子聯繫各個贊助公司得來的。兒子同一個同學「 鬥智鬥勇」,最後得到了他最想要的電子遊戲卡。
美國學校開展的這些活動很注意讓孩子們學習社會上的「生存競爭」 的技巧,以讓孩子看到社會競爭的殘酷的一面。這樣,有關「錢」 的教育也就隨之進入到另一個層次,即把「賺錢」 的行為演義得更貼近生活了。
玩具和「性教育」
「性」本來不是洪水猛獸;沒有「性教育」,「性」 才成為洪水猛獸。
在「性」教育上,美國的學校常常有些驚人的舉動, 令我這個教育研究者嘆為觀止。
玲玲是我朋友的獨生女,在美國上中學。有一天, 玲玲從學校抱回一個頭髮金黃,眼睛碧藍,貨真價實的「洋娃娃」。 而且,假娃娃擁有真娃娃的整套裝備:從睡籃到小衣服、小鞋子、 尿布、奶瓶,一應俱全。
一開始,朋友覺得很奇怪:玲玲都上初一了, 怎麼學校還讓學生玩娃娃?沒過幾個小時,我的朋友就發現: 這個娃娃可真不是個「好玩」的玩意兒。它的體內裝有電腦程式, 每過幾個小時,娃娃就會放聲大哭,原因有兩個,一是餓了, 二是要換尿布了。要娃娃「停止哭鬧」,必須馬上行動, 先是查原因:如果是餓,就要把奶瓶放進嘴裏;如果是尿布「髒」 了,就得換上「乾淨」的尿布。如果當「媽媽」的想偷點懶, 娃娃就會哭個不停。即使是半夜, 娃娃也還是按照預訂的設置三番五次地「哭鬧」。
做父親的自認為對電腦很在行,為了讓玲玲能睡個好覺, 想改變一下娃娃的程式。誰知,拿著娃娃上上下下地研究了半天, 仍不得要領。娃娃到時還是照鬧無誤,攪得全家「貓」犬不寧( 美國人不養雞)。
做母親的只得建議把娃娃放到車庫或地下室去,即使「鬧」 也聽不到。但玲玲說:「那是虐待『兒童』。娃娃哭鬧了多少次, 多少次得到了『妥善處理』,多少次被『虐待』, 娃娃體內的電腦都有記錄。如果被『虐待』多了,娃娃還會『休克』 甚至『死亡』!」
那天晚上,玲玲被那個「娃娃」鬧得筋疲力盡,狼狽不堪。
第二天,她上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把「娃娃」還給老師, 大有「金盆洗手」,從此「退出江湖」的架勢。
玲玲大有體會地說:「自己有個嬰兒一點都不好玩,才當一天『 媽媽』都累死人,不要說天天這樣折騰,還怎麼讀書……」。
這就是美國中學給初中一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選修課, 很像我們所說的家政教育,那內容就是:怎樣照顧嬰兒。 開設這種課的初衷很明確:一為傳授科學知識, 二讓青少年體驗餵養孩子的艱辛。
美國學校對「性」的問題沒有採取「回避+糊弄」的辦法, 而是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早孕實習」。看來,讓孩子體驗「早孕」 的「恐怖」,才是這門課的「醉翁之意」。 它向女孩們發出了一個警告:懷孕,當媽媽,可不像童年時「 辦家家」的遊戲那麼好玩。被又哭又鬧的娃娃嚇壞了的「玲玲」們, 到了需要面對「要不要懷孩子」的現實問題時,一定會因有過這種「 親身體驗」而三思再三思的。

引用自: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43787915661134&id=100000830115244&ref=mf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熱門文章